喉罩通气的临床应用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建光[1] 袁晓东[1] 况彤 彭雪云[1] 赵海滨[1] 项云如 李梅[1] 

机构地区:[1]安福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安福343200

出  处:《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70-571,共2页JOURN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观察喉罩(LMA)用于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20例)和LMA组(L组,20例)。记录两组用药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诱导前(T0)、置入前即刻(T1)、置入后即刻(T2)、置入后1min(T3)、3min(T4)、拔出前即刻(T5)、拔出后即刻(T6)、拔出后1min(T7)、拔出后3min(T8)九个时点的SP、DP、HR、SPO2,记录LMA和气管导管一次性置入情况及置入后的ETCO2,术后呛咳、咽痛、恶心呕吐、声嘶情况等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础值(T0)时SP、DP、SP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内比较:L组和T组两组内T1、T2、T3时点SP、DP、HR均比T0低(P<0.01),T组术中T2、T3时点SP、DP、HR较T1升高(P<0.05),L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2、T3及T6、T7时点SP、DP、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组高于L组(P<0.05),其余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通气各时点ETCO2值均高于T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SPO2均?98%,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罩)期恶心、呕吐、咽痛、声嘶、呛咳发生率L组低于T组(P<0.05)。结论:喉罩应激反应较气管导管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应用于全身麻醉安全可靠。

关 键 词:喉罩 全身麻醉 

分 类 号:R614.27[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