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基于马克思产业后备军模型的解析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垠[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0期59-68,共10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民财产权利研究"(编号:10AJL002);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创新>的资助

摘  要:本文将刘易斯拐点纳入到马克思产业后备军理论视野下加以考察,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产业后备军模型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无限弹性劳动力供给的来源、现代工业部门制度工资率的决定机制、产业后备军作为城市工业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功能、两个模型中的劳资分配结果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拐点的对应等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产业后备军理论模型不仅能够用于分析刘易斯拐点问题,而且对指导中国现阶段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劳动力市场以及劳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都具有极其现实的针对性意义。

关 键 词:产业后备军理论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市场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