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志[1,3] 高星[1,2] 王卫民[1] 李桂林[1] 段宗奇[1] 史恒[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26期2627-2634,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33,90714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资助
摘 要:采用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获得了天山及周边区域的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数据取自中亚地区5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连续噪音记录,通过互相关计算共获取了约748个高信噪比瑞雷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可视化方法测量了周期为6~50s的瑞雷面波相速度频散,据此反演了相速度分布模型和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短周期(6~20s)相速度分布与地质构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速区域对应于山脉,低速区域对应于沉积盆地,天山造山带下部存在双向俯冲高速异常,其中天山南部的高速异常从塔里木中上地壳向北俯冲,天山北部的高速异常则从中地壳向南俯冲;另外天山造山带中下地壳存在低速通道,该通道为地幔热流的上涌或侵入提供了途径.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地壳的向北俯冲和哈萨克地台地壳的向南俯冲作用,以及天山下方的地幔热流上涌共同为天山造山带的活化提供了主要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6.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