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陡坡耕地“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冬春[1,2] 龙翼[1] 史忠林[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环境演变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第10期8-9,共2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8B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7104-002-06)

摘  要:长江上游量大面广的陡坡耕地,既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自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长期以来,长江上游坡耕地耕作粗放,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低下,抵御干旱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水土流失严重。基于对当地农民现有耕作习惯的调查,介绍了"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的结构,并对该模式具体的功能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小顺坡坡长随意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关 键 词:“大横坡+小顺坡” 坡耕地 耕作模式 长江上游 

分 类 号:S157.41[农业科学—土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