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晓帆[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40-49,共10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文学批评不仅指认经典,同时限定了对于"经典"的理解方式,这种限定往往"自然地"沉淀为文学史共识。本期发表的杨晓帆的《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即如何看待一篇小说经典化前后文学批评的影响。她指出,1984年《棋王》发表后,传统文学批评试图把它纳入"现实主义文学"轨道,但阿城坚持认为这是一篇"另类知青小说";寻根文学兴起后,批评宣布把《棋王》作为自己的文学样板,渐成"主流"的寻根浪潮使阿城改变了主意。在以后的多篇文章中,阿城不断在修改自己的"知青小说家"形象,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了"寻根小说家"的形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作家的自我认同并非一成不变,文学批评会重塑这种认同。作家还会与批评联手悄悄移动文学作品的缘由位置,使之最终据以文学批评的中心,这就是文学经典的成因。作者文章的理论张力和朴素的文字叙述,使问题在自身逻辑中得以呈现。

关 键 词:《棋王》 寻根文学 知青小说 经典化 《上海文学》 传统文化精神 批评 《北京文学》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