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晓帆[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40-49,共10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文学批评不仅指认经典,同时限定了对于"经典"的理解方式,这种限定往往"自然地"沉淀为文学史共识。本期发表的杨晓帆的《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即如何看待一篇小说经典化前后文学批评的影响。她指出,1984年《棋王》发表后,传统文学批评试图把它纳入"现实主义文学"轨道,但阿城坚持认为这是一篇"另类知青小说";寻根文学兴起后,批评宣布把《棋王》作为自己的文学样板,渐成"主流"的寻根浪潮使阿城改变了主意。在以后的多篇文章中,阿城不断在修改自己的"知青小说家"形象,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了"寻根小说家"的形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作家的自我认同并非一成不变,文学批评会重塑这种认同。作家还会与批评联手悄悄移动文学作品的缘由位置,使之最终据以文学批评的中心,这就是文学经典的成因。作者文章的理论张力和朴素的文字叙述,使问题在自身逻辑中得以呈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