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玲[1] 李宏胜[1] 王正兵[2] 严作庭[1] 苗小楼[1] 陈炅然[1] 祁光红 肖俊武 张继良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2]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 [4]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兽医局 [5]天水市秦城区动物检疫站
出 处:《中国乳业》2010年第10期50-53,共4页China Dairy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奶牛乳房炎重要致病菌分子鉴定技术及病原菌菌种库的构建>(BRF090405);"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奶牛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开发>(2006BAD04A05)的支持〕
摘 要: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针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日益困难的现状,本文作者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及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仍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其种类变化不明显,细菌混合感染较以往有上升趋势,但是在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及奶牛群还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同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年龄、胎次、泌乳期、产奶量、挤奶规范程度、季节与气候、环境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从综合性防治、病原学、临床治疗的角度,探讨了根治奶牛乳房炎的配套措施,提出了重视临床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从根本上讲,预防才是消除乳房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本次调查期间大多数业内人士认同的观点。
分 类 号:S858.2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