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现实——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建华[1] 刘学梅[1,2] 单旭龙[3] 

机构地区:[1]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117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3]吉林财经大学院法学院,长春130117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33-37,共5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摘  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 键 词:所有制 公有制 私有制 合法私有财产 

分 类 号:F042.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