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失业群体异常行为探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谭玉秀[1,2] 范立君[1]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2]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求索》2010年第9期242-244,234,共4页Seeker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70025);(20100471257)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是"无年不战"、"无年不荒",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最终爆发了失业恐慌。规模庞大的失业群体承受着莫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心态失衡,进而采取异常的行为,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盗窃、抢劫、乞讨、自杀等。这些行为的普遍化与扩大化,毒化了社会风气,使社会治安受到威胁,社会局面变得动荡不安。

关 键 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失业群体 异常行为 

分 类 号:K262.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