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 处:《福建稻麦科技》1999年第1期49-52,共4页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摘 要:在八十年代研究的基础上,从1990至1997年系统地开展了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xarCav)的致病性、水稻抗源材料的筛选和抗性基因分析,以及抗源材料的育种利用研究。研究了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变化基础和特点,在明确福建省稻瘟病菌相对稳定的优势致病性小种为ZB13、ZB15的基础上,筛选出抗性强、抗谱宽的水稻抗源Tetep、谷农13、梧农1号、赤块矮选、红脚占和广农种等;筛选出新抗源矮秆Tetep;明确主要抗源对优势生理小种ZB13、ZB15等具有2对抗性基因,抗性遗传效应好;运用抗源谷农13和梧农1号等,育成抗瘟、丰产、适应性强的南保旱新品种和南在早1号、建154和南系1号等的抗瘟丰产新品系;逐步形成融多学科为一体的稻瘟病菌致病性、水稻抗源筛选和创造、抗性基因分析和抗源育种利用系统。
分 类 号:S435.11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