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门事件”与隐私权消亡的法律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乔生[1] 汪洁[1] 

机构地区:[1]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出  处:《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43-49,共7页Western Law Review

摘  要:继2008年"艳照门"之后网络"门事件"频发,在科技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自由呈现过度膨胀之态势,并将直接冲击公民的隐私权。若网络的自由化不加以控制,公民的隐私权必将趋于消亡。为避免这种状况,法学界应实现法律思维的转变,不宜过分依赖成文法条;法律界应在立法、司法层面加强对网络服务商的责任追究;理论界应当充分运用"注意力经济"的作用,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共同维护公民隐私权。

关 键 词:网络传播行为 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