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国锋[1]
机构地区:[1]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出 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35-44,共10页Journal of Gan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基 金:吴理财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08JJD810159)的一项成果;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公共生活发展机制研究"(09YJC810033);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青年项目"乡村社会公共生活与村庄治理"(2008Q237)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村庄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内在地折射着乡村社会人与人社会关联的性质与方式变迁。在传统历史记忆中,建国前夏村公共生活主要是受传统仪式影响,集体化时期则表征为国家控制下的公共生活。而改革后的集体化时期,夏村公共生活出现短暂传统复兴而后趋于衰落,表现在政治性公共生活的冷漠、家族性公共生活的兴与衰、基督宗教信仰生活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的交往"圈子化"与休闲"私性化"。本文分析了国家与市场两个主要的外在变量是如何影响夏村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变迁背后村落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联性质与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