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10期965-967,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05064);上海市教委创新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资助
摘 要:本文对历代医家有关中医肾和肾病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先秦时期肾的藏象理论基本形成,汉代初步构建了肾系病的辨证论治模式,晋隋唐宋时期肾系病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和方药得到了发展,金元时期肾的藏象理论呈现多元化发展,明代肾的藏象理论发展已臻成熟,清代肾的生理、病理和藏象理论更加完备;并讨论了肾的生理、病理,肾病的病证名、病机和中医肾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等。
分 类 号:R256.5[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