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药理作用的体会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建环[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健康必读(下)》2010年第10期195-196,共2页

摘  要:中药黄芪为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 s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或多序岩黄芪(红芪) 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1],其味甘,性微温,可生用或炙用,为常用的补虚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同时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黄芪还具有增强免疫系统,抵御疾病、增强体质,抗氧化延缓衰老,改善心功能状态,抗病毒,抗癌等功能.目前被逐渐运用于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慢性鼻炎、骨质疏松、经久不愈的溃疡等疾病.

关 键 词:蒙古黄芪 药理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 气虚水肿 多序岩黄芪 心功能状态 豆科植物 

分 类 号:R28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