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际佳[1,2,3,4] 王增贤[1,2,3,4] 杨兆莘 江宝玲[1,2,3,4] 李家泉 陈树仁[1,2,3,4] 王可灿 王红岩[1,2,3,4] 沈一平 张耀娟[1,2,3,4] 章子豪 杨维平[1,2,3,4] 陈志琳[1,2,3,4] 张跃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2]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科教科 [3]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4]扬州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出 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目的了解母亲感染丝虫后,对其婴幼儿免疫应答会产生怎样关系及导致何种结局。方法用抗牛丝虫多抗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与马来丝虫成虫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技术(IEST)分别检测淮北班氏丝虫流行区微丝蚴(mf)阳性、阴性的母亲及其1~10岁子女、产妇及其婴儿血清中丝虫循环抗原(FCAg)与IgM抗体。另对细胞免疫等作了检测。结果在54例FCAg阳性产妇中有33例其婴儿亦为阳性,二者符合率为61.1%。乳汁4份FCAg皆阳性。mf阳性产妇及其婴儿血IgM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和8.3%(2/24),mf阴性组的分别为10.6%(10/94)和3.2%(3/94),其二组婴儿血IgM水平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FCAg能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IgM水平看,母亲感染丝虫与否,对其子代先天免疫耐受的产生和抗感染均无明显影响。
分 类 号:R532.150.3[医药卫生—内科学] R714.25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