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红[1] 王新春[2,1] 黄志巧[1] 吴培培[1]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 [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新疆石河子832008
出 处:《中成药》2010年第11期1908-1910,共3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石河子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层次人才科研起动资金专项(RCZX-2007-79);国家科技部课题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4CCA02300)
摘 要:目的:研究异甘草素在大鼠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体肠灌流异甘草素的浓度变化,研究异甘草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异甘草素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app)是结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且结肠的Ka、Papp值与其他肠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灌流液中不同浓度异甘草素的Ka、Papp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素在全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结肠吸收最好,药物浓度对异甘草素的Papp和Ka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