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焕礼[1,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2]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4期4-11,共8页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摘 要:本文辑考《汉书》疏议诏奏所引"《春秋》之义"48例,经统计排序,显示出《春秋》所代指各传在西汉朝政话语中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态势,表明《汉书》作者并未刻意窜乱所引疏议诏奏等史料而伪说"古学"。同时,也反映出西汉不同时期内儒术语境的变化。《汉书》对"古学"的记述,正是作者在新的儒术语境中反观、解叙历史的结果,是时代学术风尚使然,亦不应认定为伪说"古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