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抗体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家斌[1] 李旭[1] 余鑫之[1] 吴锐[2] 杨玲[2]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 [2]安徽省生物研究所,合肥230022

出  处:《临床荟萃》1999年第10期443-444,共2页Clinical Focus

基  金:安徽省教委资助

摘  要:重组干扰素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人们研究发现,干扰素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产生干扰素抗体,抗体产生率和临床意义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采用酶免疫法(EIA)和抗病毒中和法(ANB),观察10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产生情况,及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00例选自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我院传染科、皖南医学院附属戈矶山医院传染科及阜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

关 键 词:乙型肝炎 慢性 药物疗法 干扰素 

分 类 号:R512.620.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