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管波[1,2] 胡炜[1] 张堂林[1] 段明[1,2] 李德亮[1,2] 汪亚平[1] 朱作言[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29期2823-2827,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109205;2009CB118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23001)资助项目
摘 要:在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中氨氮对鱼类是有毒的.利用静水更新式生物测试研究了非离子态氨对转基因鲤鱼和对照鱼的96h急性毒性实验和21d慢性毒性实验.通过96h非离子态氨急性毒性实验发现,转基因鲤鱼的非离子态氨氮24,48,72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2.64,2.44,2.28和2.16mg/L)分别比对照鲤鱼相应的24,48,72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2.70,2.64,2.52和2.33mg/L)略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非离子态氨氮(3.86,3.29和2.09mg/L)胁迫下,转基因鲤鱼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1.41,7.91和117.42h)分别显著性短于对照鱼的半数致死时间(2.53,14.06和150.44h).21d非离子态氨慢性毒性实验发现,在不同非离子态氨氮浓度(0.91±0.12,0.48±0.06和0.12±0.01mg/L)胁迫下,转基因鲤鱼的死亡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鲤鱼.上述研究表明,转基因鲤鱼对氨氮胁迫的耐受能力比对照鲤鱼差,为客观评价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潜在生态风险,并为今后确定转GH基因鱼集约化养殖的密度和制定养殖水体氨氮安全指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