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新民[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37-40,共4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当代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与二元论的最新发展研究"(08JA720011)中期成果
摘 要:意向状态所意指的非存在对象(方的圆等)是否存在、怎样存在等问题现已成为意向性研究中的特定意义上的"形而上学问题"。罗素在评论迈农为此而创立的非存在论的过程中将这一问题尖锐地摆在现当代心灵哲学家面前。戴维森和蒯因等人对非存在论作了有力的否证。最近,许多学者依据有关科学中的新成果试图对非存在论作出新的解释和论证,从而重新掀起了研究意向对象之存在地位的热潮,例示解释、编码解释、揉合论和新的形式的非存在论纷至沓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