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霄[1,2] 张美根[1] 韩志伟[3] 辛金元[1] 王莉莉[1] 邱金桓[4] 刘艳菊[5]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 [5]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环境污染分析与控制研究室,北京10008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10期1446-1458,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403702,2007CB407303);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资助

摘  要:基于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模拟的2005年东亚地区主要气溶胶(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黑碳、土壤尘和海盐)质量浓度,并利用质量-消光重建法(reconstruction mass-extinction)计算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以分析该地区AOD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为了检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将AOD的模拟值与相应的AERONET和CSHNET观测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总体上(尤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下)AOD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相符,模式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观测AOD的时空变化特性,而在人为活动较多的城市或城乡地区,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估.模拟结果分析表明,AOD分布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化:总体上AOD值夏季小,冬季大;如果不考虑沙尘气溶胶的影响,其最大值区(超过0.8)出现在中国四川盆地、华南和华中的部分地区,并可维持数月;而在东亚北部地区、西部区域及南部海域,AOD值则相对较低,一般在0.2以下.另外,通过分析主要气溶胶物种对AOD的贡献发现,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是东亚地区AOD的主要贡献者,在AOD高值区其贡献大都超过了80%,而黑碳气溶胶在中国北部人为活动密集区对AOD贡献较大,在冬季尤为明显.

关 键 词:CMAQ 黑碳气溶胶 硫酸盐 AERONET AOD 

分 类 号:X51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