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日本在中国绵羊改良失败原因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晓杰[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2期81-84,共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SS008)

摘  要:二战前日本曾在中国东北以及伪蒙疆、华北等地进行绵羊改良,欲将肉、皮兼用型的蒙古原种绵羊改良为毛用型,以提高毛质,增加毛产量,改变日本羊毛资源依赖进口的局面。改良在研究试验阶段取得了成功,但在普及推广方面却进展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改良旨趣与绵羊的饲养者———草原蒙古牧民的生活相冲突,严重脱离当时草原生活的实际。变种改良蒙古绵羊只是日本的一厢情愿,结果以失败告终。

关 键 词:绵羊改良 草原 蒙古人 

分 类 号:K313.4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