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沛[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119-127,共9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摘 要:本文是对莫尔《乌托邦》的重读。乌托邦的建国历史印证了马基雅维里的"逆取顺守"学说,并因其宗教宽容政策而成为近代自由主义国家的雏形。然而,乌托邦的信仰自由是有底线的,这就是禁止无神论;就此而言,乌托邦是一个围绕自身意识形态之轴运转的封闭社会。作为封闭社会,乌托邦预示了后来的Panopticon(环形监狱)式现代社会。因此,乌托邦构成了自身的反讽,即反乌托邦。在这个意义上,乌托邦的诞生也就是乌托邦的死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