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范畴的多维考察与意义解读——兼论佛教众生观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宝坤[1] 辛雷乾[2] 

机构地区:[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2]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82

出  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2-65,共4页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本文通过对"和谐"这一概念的历史考察和意义解读,指出就人类目前的现实处境而言,"和谐"的范畴更多地指向社会构建的理想或者观念,其含义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的内心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但是,这种解释的出发点是"自我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固定思维模式,因而造成对宇宙间其他物种、其他生命存在的忽视,使得"和谐世界"的构想不尽圆满。佛教较早和较全面地确认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存在,形成了以"众生平等"、"不杀生"和"众生即佛"等为核心的众生观,对目前构建"和谐世界"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和谐范畴 佛教 众生观 

分 类 号:B024[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