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文钧[1]
出 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87-89,共3页Hena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决策过失研究"(200709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大陆法系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三阶层理论,即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有责性的内容由刑事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等主观方面的要素构成,被称为主观责任。我国刑法理论的刑事责任包括决策过失责任则属于后果责任,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后应当承受的刑罚处罚。因此,刑事责任与犯罪构成存在着密切联系。一般说,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应负刑事责任,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但具体到决策过失类犯罪时,对其构成就由职务身份、过失心理、客观行为、危害后果等要素组成,并不完全等同于犯罪构成。确立决策过失责任形式可以细化刑事责任的分类,丰富刑事责任的理论体系,精确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定罪量刑活动,有助于正确地认定、惩治和预防职务过失犯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