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分类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勤飞[1,2] 文方[1] 侯红[1] 吕亮卿[2] 周友亚[1] 谷庆宝[1] 李发生[1] 

机构地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北京100012 [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出  处:《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第11期78-83,共6页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基  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No.2007FY2402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2007KYYW0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0809095)

摘  要:分类机制为污染场地的初步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是实现国家层面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国外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分类机制的建立和推广已有20~30年的历史,已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因子框架、分类方法、程序保障机制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分类机制有待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详细阐述美国、法国、加拿大污染场地分类机制中评价因子、分类方法、计算方式、场地分类、程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异同点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总结,从而提出了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分类机制的初步思路。

关 键 词:污染场地 分类机制 评价因子 

分 类 号:X32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