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勤飞[1,2] 文方[1] 侯红[1] 吕亮卿[2] 周友亚[1] 谷庆宝[1] 李发生[1]
机构地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北京100012 [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出 处:《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第11期78-83,共6页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基 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No.2007FY2402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2007KYYW0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0809095)
摘 要:分类机制为污染场地的初步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是实现国家层面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国外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分类机制的建立和推广已有20~30年的历史,已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因子框架、分类方法、程序保障机制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分类机制有待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详细阐述美国、法国、加拿大污染场地分类机制中评价因子、分类方法、计算方式、场地分类、程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异同点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总结,从而提出了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分类机制的初步思路。
分 类 号:X32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