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间离效果”到“连接效果”——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戏曲的跨文化实验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惠柱[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

出  处:《戏剧艺术》2010年第6期100-106,共7页Theatre Arts

摘  要: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影响巨大,但在中国常受到质疑,源于中西观众的观剧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新加坡《高加索灰阑记》的实验说明,面对观众非写实的表演未必意味着间离,戏曲的写意表演能营造出诗意的舞台幻觉,反更容易和观众拉近距离,实现"连接效果"。跨文化戏剧是对源文化的变形,这个亚洲的《高加索灰阑记》还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最初的源文化。这一跨文化实验还说明,对于那些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论问题,如果通过实践来检验,就不难得出自己的结论。

关 键 词:布莱希特 跨文化戏剧 间离效果 连接效果 观演关系 写实表演 写意表演 诗意幻觉 

分 类 号:J80[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