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界定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英姿[1]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

出  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14-17,共4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T.C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海南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10014);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层层递进,界定、揭示了"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同时指出了"人类本性"实现的社会条件:废除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性的复归和自然界的复活。马克思对"人类本性"的生态性界定,对于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境况下生态人性的形塑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意义深远。

关 键 词:人类本性 对象性 类存在物 自然 生态 

分 类 号:A811.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