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何频频出击——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措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珍 

机构地区:[1]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出  处:《考试周刊》2010年第53期250-251,共2页

摘  要:在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些3-5岁的儿童暴怒之下产生打人骂人等现象,我们称为攻击性行为. 一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根据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型获得的.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关 键 词:攻击性行为 孩子 社会学习理论 幼儿 出击 外部环境 心理发展 成人心理 

分 类 号:G78[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