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2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其增产途径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瑞[1] 季昌好[1] 王腾蛟[1]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第2期111-112,共2页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利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专家大田测产有关资料,对皖麦29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皖麦29的产量变异主要由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变异引起;皖麦29产量构成因素对其产量均有正向作用,各产量构成因素对其产量贡献大小的排列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皖麦29每公顷6750kg以上的产量结构为:穗数600~675万/hm2,平均每穗30~33粒,千粒重42~43g。同时指出为达到上述群体结构,皖麦29在高产栽培中应注意的3个问题。

关 键 词:小麦 产量结构 栽培 皖麦29 

分 类 号:S512.1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