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枫桥方言的判断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骆锤炼[1]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0-64,70,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7CGZY003YBQ)

摘  要: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是"在中古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为判断动词。但这个结论主要依赖于共同语的书面形式,"是"的发展历程在各地方言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吴语诸暨枫桥方言中系词"是"有两种用法:"是1"表肯定判断,"是2"既可表示判断,也可表示强调,是一个焦点标记,这种用法在中古汉语中也有表现。枫桥方言中的系词还有"得"、"勒"、"末"等,它们既表示判断,又是话题标志(提顿词),这在吴语中有相当的共性。因此,汉语的判断句既有用系词"是"的典型形式,也有用准系词及不用系词的形式。

关 键 词:枫桥方言 判断句  提顿词 

分 类 号:H17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