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惠芬[1] 宋诗铎[1] 王玉宝[1] 王磊[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第9期185-18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主要南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伤,加之本病毒的泛嗜性,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故临床过程错综复杂。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给早期诊断尤其是发热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易造成误诊。自20世纪90年代起,天津市EHF病例明显增多。为深入了解本地区EHF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减少误诊及更合理的治疗,特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近10年的EHF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关 键 词: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天津地区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全身多脏器损害 自然疫源性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