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垂直国际分工的锁定化风险与中国对外经济失衡形成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兴年[1]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出  处:《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64-71,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山东省教育厅项目"解决外贸结构失衡与产业低端锁定的路径分析";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珠三角’产业转型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路径依赖"(2010XMB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超大经济规模的中国能够出现长达10多年的持续双顺差表明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产生这种失衡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分灶吃饭与城乡分割相互融合的体制之下,凭借过度压低的劳动力价格与地方政府对GDP最大化的狂热追求使得企业、政府都能够从按照现有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与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短期的最大化利益,从而也使得企业主要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对技术消化、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培育与相应的投入,结果企业更多的是依靠价格竞争来提高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与市场竞争优势,致使对外经济失衡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目前对外经济的失衡仅仅是国内经济失衡的外在表现,要真正解决中国对外经济失衡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消除国内经济发展的失衡。

关 键 词:二元劳动力市场 分灶吃饭体制 产品内分工 国内经济失衡 

分 类 号:F125[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