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中民[1]
出 处:《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8-14,共7页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中东国际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08JJDGJW256);2008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东伊斯兰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研究"(08JZD0039)的阶段性成果;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研究"(08ZS35);2007年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
摘 要: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缓和"与"对话"外交,使国际环境得到相对改善;内贾德政府执政后,"拥核崛起"成为伊朗国际战略的核心,导致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再度紧张。当代伊朗外交有两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吸取的历史教训。首先,如何避免外交走向依附与革命两个极端;其次,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