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旧《小城之春》看中国电影录音技术之变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荣彬[1] 文仕江[2]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重庆400015 [2]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技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出  处:《电影文学》2011年第3期107-108,共2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项目“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录音技术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200906454);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项目“当代中国动画声音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200908336);2009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电影声音的艺术与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从实践到理论:中国电影声音创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1DC16)

摘  要:1978年以前,受"左倾"思想的干扰,国外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封锁,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使很不容易开发出来的电影录音技术大大地落后于世界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步伐。但1978年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后,使我们的录音技术水平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得到飞速发展。本文通过费穆①版与田壮壮②版《小城之春》的电影声音技术方面的对比、剖析,让我们感受了中国电影录音技术的变迁。

关 键 词:《小城之春》 电影声音 录音技术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