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农田水分状况与提高小麦水分利用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大学[1] 郭民航 李玉山[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  处:《水土保持通报》1990年第6期13-20,共8页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摘  要:通过对裸地土壤水分长期监测后得出:渭北早塬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分为四个阶段——雨季蓄墒阶段;雨后水分上移蒸发阶段;冬季缓慢蒸发阶段;春季干湿交替阶段。土壤湿度变化明显层次为0~200cm,其中0~80cm为活跃层,80~200cm为相对稳定层。同时通过对农田冬小麦地土壤水分系统测定后得出,底墒是本区冬小麦稳产的基础条件。以冬小麦播前7、8、9、10四个月合计降雨“模拟”底墒,与冬小麦籽实产量的线性关系是:y=196.4+0.357x,相关系数r=0.7,增施肥料是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的关键措施。

关 键 词:小麦 水分 利用途径 农田水分 旱塬 

分 类 号:S512.10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