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第12期1199-120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于1893年从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肺组织中首次分离到,可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伤口感染、脑膜炎等多种疾病[1].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过多的联合用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已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且多数分离株为多重耐药[2-4].亚胺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ESBL及AmpC酶都很稳定,一直是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近年来,由于亚胺培南的广泛使用,国内外均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扰.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及如何减少其耐药株的产生,已成为当前该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近年来临床分离到的1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肺炎克雷伯菌 亚胺培南耐药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临床抗感染治疗 革兰阴性菌感染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9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