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学鸿[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2]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1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庄子>名物考辨及其意蕴的文学阐释"(08ZCW0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高唐赋》所展示的高唐山是簸箕形,它的现实原型是客观存在的蒲矶山。蒲矶山是簸箕山的别称和俗读,是由山形如簸箕而来,与高唐山的总体样态相一致。簸箕山与云梦泽隔江相对,因此,《高唐赋》中的顷襄王对高唐观远处相望,而没有涉江登临。宋玉对高唐山所作的多方面描写,均取象于蒲矶山一带的自然景观,二者可以相互印证。高唐山名称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的簸箕形。楚语把周边凸起中间凹空的器物或地形称为"唐","唐"的原始内涵兼有高和空两种意义,并且和楚语存在密切关联。《庄子》书中的"唐"字均取其冲虚空无之义,在相关篇目能够一以贯之,带有楚语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