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松[1]
机构地区:[1]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出 处:《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68-78,共11页DongYue Tribune
摘 要:在其早期的几篇论文中,尤其是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对现代民主之合理性的限度及其内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在其中,他的全部批评性思考及其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针对现代民主本身的,因而对后者来说是本质性的,而非技术性的。另一方面,与自由主义的自然权利意义上的个人不同,鲁迅试图在其批判性思考中加以维护的人或个人,并非某种政治学意义上的个人,而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存在论意义的个人。由于这个原因,他对现代民主的批判,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性批判,更非对民主政体的一种具有实际政治意图的、肤浅的贵族式反叛。相反,这种批判的真正意义只有着眼于他的意义上的人或个人的存在论内涵才能得到恰当的测度,并且,这种批判所提出的问题因此也就不是通过强调现代民主在现代历史上所取得的现实成就就可以消解掉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