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中早熟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宗斌[1] 陈刚[2] 房卫平[3] 谢德意[3] 李伶俐[1]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第6期131-133,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nyhyzx07-005-6);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92102110130)

摘  要:以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8为材料,设6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中早熟抗虫棉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基部、中部、上部果枝和内围果节的成铃数以及伏前桃、晚秋桃数有增加的趋势,伏前桃和早秋桃则在中等密度下较多;中、低密度处理的基部和中部果枝的成铃数占总成铃数的比例较大,高密度处理的上部果枝成铃比例较大。随着密度增加,内围果节的成铃数占总成铃数比例增加,外围果节的成铃比例则下降;伏前桃和晚秋桃的比例增加,而伏桃和早秋桃的比例明显下降。当密度为5.10万株/hm2时,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霜前花率较高,僵烂花率较低。

关 键 词:棉花 密度 成铃 时空分布 产量 

分 类 号:S562.04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