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参数划分层内流动单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建阳[1] 杨愈 王辉[1] 李胜利[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Schlumberger China S.A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出  处:《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基  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491001)

摘  要:大庆油田某井区储集层流动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划分为E、G和P共3种类型。E类主要对应河道主体带与河口坝砂体,属高孔高渗型储层,综合评分65左右;G类主要对应决口扇与分流间席状砂体,属高孔中渗型储层,综合评分38左右;P类绝大部分对应分流间席状砂体,属中孔低渗型储层,综合评分10左右。3类流动单元的挖潜方向:E类箱型或钟型砂体的顶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G类和P类作为二类储层,是下一步挖潜的有利区域。

关 键 词: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剩余油分布 参数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