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艺菊花滴丸对小鼠耐缺氧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毅兵[1] 罗崇念[1] 卞庆亚[1] 

机构地区:[1]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药理教研室,江苏省盐城市224005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第2期43-43,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制备工艺的菊花滴丸(A、B、C、D)的耐缺氧作用,筛选最佳制剂工艺。方法根据性别、体质量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按0.2ml/10g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为6 g/kg空白丸。A、B、C、D组分别灌服2.31、2.38、6.01、6.0g/kg滴丸。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后1h测耐缺氧时间。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B组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耐缺氧时间与空白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组制备工艺的菊花滴丸对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优于A、C、D组。

关 键 词:菊花滴丸 制剂工艺 耐缺氧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