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妥建军 

机构地区:[1]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31450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第4期650-652,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病房自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入院的160例CAP患者,其中男89例,女71例;平均年龄(56.4±26.3)岁。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1.9±21.3)岁。160例CAP患者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分为Ⅰ~Ⅴ级,其中Ⅰ~Ⅲ级肺炎患者58例,Ⅳ级肺炎患者67例,Ⅴ级肺炎患者35例。测定3组肺炎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并比较差异。结果:治疗前Ⅴ级肺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98.3±25.3)mg/L,明显高于Ⅳ级肺炎患者(62.2±15.4)mg/L、Ⅰ~Ⅲ级肺炎患者(37.8±11.3)mg/L及对照组(2.5±0.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Ⅴ级、Ⅳ级、Ⅰ~Ⅲ级肺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31.3±12.4)、(23.2±6.7)mg/L和(12.3±4.2)mg/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3组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Ⅴ级、Ⅳ级肺炎患者PaO2及PaO2/FiO2均明显低于Ⅰ~Ⅲ级肺炎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PaO2及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CAP患者治疗疗效的一种炎症指标。

关 键 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血气 

分 类 号:R563.1[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