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台湾小剧场话剧的美学走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显勇[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

出  处:《戏剧艺术》2011年第1期63-64,65-69,共7页Theatre Art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CDJSK100181资助

摘  要:当代台湾小剧场话剧大致经历了三次美学上的转变,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初期,早期剧作者在借鉴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颠覆剧本至上、颠覆线性叙事的非写实主义的美学观;第二次发生在70年代末,小剧场戏剧进入了更加激进反叛与颠覆的美学阶段,关注社会、突破自我、争取表达空间、直面社会禁忌的激进美学观开始确立;第三次发生在80年代中期,性禁忌、政治禁忌、道德禁忌随着政治体制的转变逐渐消解,"戏剧不再是精英圈子孤芳自赏的奢侈品,戏剧正日渐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部分"的新的美学观开始流行,但大多数的戏剧在成为消费性商品的同时仍能保持艺术性与探索性的实验精神。

关 键 词:小剧场戏剧 实验戏剧 前卫戏剧 商业戏剧 

分 类 号:J80[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