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精华[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163-178,共16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摘 要:正如现代性有着俄国变体一样,后现代主义也有俄国特有的版本。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从后苏联突然产生的,而是源自苏联,且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自彼得大帝改革伊始,俄罗斯就以国家形式推动现代化进程,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严厉的新闻报刊审查制度,阻止国民对这种现代化及其国家话语进行反思、批评;而现代化进程却培育出追求个性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文学艺术中对这种国家进程进行现实主义批判,但在维护俄罗斯帝国框架内的批判性叙述无助于俄罗斯问题的解决。这种矛盾情形在苏联时代尤甚。解冻思潮之后,知识分子在稍微放松但仍然强大的意识形态压力下,或流寓国外创办境外出版物,或滞留国内创办地下出版物,发表了大量以另类方式消解官方话语的文本,形成了苏联后现代主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