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100091 [2]PLA空军军事检察院,北京100843
出 处:《前沿》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Forward Position
摘 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无产阶级解放的主体向度和经济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构成的客体向度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从初创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至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在建构两个向度基本平衡的构局的努力中,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经济决定论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与客体向度相反,竭力彰显了相对失衡的无产阶级解放的主体向度。从巴黎公社时期至《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摆脱了前期经济决定论的错误倾向,给予了主体向度以相对独立性的历史地位的指证。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合力论,它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在主客体向度关系上的观点基本成熟,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对平衡的历史发展观基本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