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供给的宏微观政治学阐释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志平[1]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上海201620

出  处:《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Theory and Reform

基  金: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10YJC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仅仅存在经济逻辑,同时也存在政治逻辑,因此需要运用政治学的分析视角,特别是宏微观政治学的分析视角。本文基于宏观的政治合法性与微观政治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两大视角,探讨了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向均等化供给转变背后存在的政治逻辑,即宏观政治学上,绩效合法型向现代民主政治型的逻辑转换;微观政治学上,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缺失与集体行动困境实现逻辑转换。因此,要实现均等化供给目标,就不仅需要财政支持,更需要重构中国的宏微观政治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公共参与机制。

关 键 词:农村公共服务 均等化供给 宏观政治学 微观政治学 

分 类 号:D4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