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认股权证、可分债融资效应比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四清[1] 

机构地区:[1]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205

出  处:《求索》2011年第2期11-13,共3页Seeker

基  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B191)

摘  要:上市公司采取可转债、可分债、认股权证三种方式融资的最终目的通常都是实现股权融资,但与直接发行普通股进行股权融资相比较,它们各自的融资特性不同,在证券发行初期、转换权或认股权行权期和债券到期时对公司资本结构、融资成本、股权稀释、融资风险等方面均会产生不同的融资效应。上市公司只有在全面权衡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选择最恰当的融资方式,实现融资效益最大化。

关 键 词:可转债 认股权证 可分债 融资成本 股权稀释 融资风险 

分 类 号:F832.51[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