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斌[1]
出 处:《求索》2011年第2期217-219,共3页Seeker
基 金: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项目“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研究”(21000-9350001);2009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基金(21000-3126170)
摘 要:评论界曾给罗伯特·弗罗斯特贴上象征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标签,弗罗斯特对此进行了反驳,他称自己既非象征主义也非地方主义者。为此,本文从集体身份的角度出发,解读评论家对弗罗斯特身份的界定以及作家本人所期望的身份特质。我们认为,评论家对弗罗斯特所做的身份界定主要是基于本质主义身份之关照进行的,而弗罗斯特本人对自己身份的重构却反映了身份的建构主义观点。这两种迥然的结论源于不同的分析视角,于是,我们认为,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本质主义标签式身份界定,也要对建构主义背后的意图进行客观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作品,评判作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