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三个选择”教学实效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孜勤[1] 

机构地区:[1]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出  处:《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133-133,共1页

摘  要:围绕“三个选择”,从课程内容上优化组合,有针对性地回答“为什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机转换;尽力展开历史画面,从中找取影响历史事件转变的因果链条,分析这些因果链条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找到其“舍力”走向,这个合力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找到历史选择“合力”走向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找到历史选择的“合理性”,即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其进行理论证明;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因素,在将平面无声文字转换为有声立体语言的过程中,注意教材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有效结合;教师要敢于和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同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斗争。

关 键 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授课“三个选择” 实效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