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石油合作之石油运输通道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媛[1] 嵇昊威[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25-30,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石油资源流动空间格局演化规律与形成机制研究"(项目号4097128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中国石油资源流动网络格局的演化规律与形成机制研究"(项目号20093207110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中国原油进口地区分散化,加上非洲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油质较好,中非石油贸易量以及所占进口量比重逐步增大。但是中非石油运输方式单一,运输通道存在瓶颈节点:好望角的大风巨浪,苏伊士运河通行能力不足、过河费逐步上涨及索马里海盗问题,马六甲海峡国际局势复杂及通行能力不足等,制约着中非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稳定。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海运事务,加快大型油轮船队的建设以及增强海军力量,保障现有运输通道的安全,另一方面还需开辟新的通道,包括克拉地峡、中哈石油管道、中缅石油管道等,使中非石油运输方式与通道多元化,不仅降低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保障中非石油运输安全。

关 键 词:中非石油合作 石油运输 通道 

分 类 号:F512.4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